洪蘭:

讓孩子主動,閱讀才會成功

 

作者:施君蘭整理  出處:天下雜誌第304

 

閱讀是脫離貧窮、開啟世界之窗的改變力量...為什麼需要從小就開始?為什麼主動親近書本,才會有效?一起來看看洪蘭怎麼看待閱讀...

 

主動的學習才有用。如果不想學習,李遠哲站在這裡教化學還是沒有用,一定要自己願意學才有用。

 

閱讀障礙在現今無論哪個社會,大約都是六.五~六.七%左右,在學校一定會碰到閱讀障礙的孩子。這是基因的關係,所以你打他罵他都沒用。怎麼辦呢?我們可以用其他的方法開啟他。

 

歷史上有閱讀障礙的人非常多。比方說愛因斯坦、愛迪生。愛因斯坦是諾貝爾大師,但他到三歲才會說話。大家說,當時幸好有他媽媽,如果在現在的台灣社會,字不會拼、寫錯了,就重寫十個、一百個,把時間都拿去補強,把不會的變好,愛因斯坦再聰明也不會是愛因斯坦。

 

教育的觀念在改。大腦是有限的資源,它如果這方面好,一定有另一方面的不足。在高科技的社會,孩子不可能什麼都知道,所以我們應該順他的長處,把他的長處跟別人搭配,科技整合、團隊合作,就會成就一番事業。

 

另一位是李光耀。他退休時承認自己是語言障礙者,讓大家非常驚訝。為什麼願意說出來?他說,「新加坡小國小民,沒有自然資源,最大的資源是我們的腦力。」台灣也沒有自然資源,情形一模一樣。

 

腦神經和閱讀有何關係?

 

中國字有非常多的音義。比方說「天、天花、天花板」,只要加一個字,全部改變。如果要讓孩子學東西,不管學什麼,閱讀是根本。若心裡沒有這個詞彙,他根本沒辦法斷詞。孩子有斷句上的問題時,唯一的方法就是閱讀。

 

腦神經和閱讀有何關係?過去對於中風,左腦受傷右邊癱掉的病人,我們會說,你要學用左手吃飯、穿衣服,但現在我們把左手綁起來,強迫他右手動。為什麼?若你沒有主動要動,神經就沒辦法再連在一起。這也是為何孩子若不主動要學,怎麼教也沒有用。

 

去年十二月,一位音樂家在中正紀念堂開音樂會,他是茱莉亞音樂學院的鋼琴家。二十六歲時,手發生病變。他曾經非常沮喪,但醫生告訴他,這是可以再來過的。經過六年復健,他重新登上舞台。

 

外在的需求隨時改變內在的組織,這給我們教育者很大的啟發。讓我們知道,教育是有用的。

 

為何主動學習才有用,被動學習沒有用?德國的實驗發現,學習一定要很早開始,腦部這塊區塊才會愈來愈大。過了青春期,就算每天練八小時也沒用。這曾引起歐洲父母的恐慌,那小孩不是要從週一補習到週六?但後來經過實驗發現,只有自願主動學習,學習的區塊才會變大,對腦神經連結的密度才有幫助。被動是沒有用的。

 

習慣養成了很難改。因為一個神經連成了,要五年才會鬆掉。這就像買布做成衣,如果做壞了要改,是改不好的,最後只能把布丟掉,做一塊新的。這說明了為何小時候家教這麼重要,做事情第一次就要做對。

 

說話是個本能,閱讀是個習慣,後天的習慣就要培養,若沒有從小好好培養,神經沒有連起來,長大就來不及了。

 

還有像開車。你會發現,到人家工廠參觀,坐三次車都不認得路,但自己開過一次,就會了。可見主動學習,才會有效。

 

經驗有個缺點,要靠時間換取。但我們不能經驗到世上所有的東西,只好透過閱讀,把別人的經驗內化成自己的。

 

我讀穆桂英的故事給小孩聽,講到最精彩時說,不能再讀了,地板還沒擦。小孩立刻說,你讀你讀,我幫你擦地板,他覺得這樣很值得,這也說明了動機的重要。

 

卡森(Ben Carson)是底特律做腦部皮質切除手術最多的醫生。他住在貧民區,有一天,他媽媽一指關了電視說,我到中產階級人家幫傭,發現別人有書,我們沒有。她強拉他上車,把他丟在最遠的圖書館。多年後卡森成為名醫重遊故地,發現他的朋友一半吸毒死掉,一半在街角要錢。他非常感慨,「當年母親那根手指頭。改變了我的一生。」

 

城鄉差距再大,如果你可以打開書,就會打開一個世界。城鄉差距一定要靠閱讀改變,這是我看到閱讀對教育,最重要的一點。

 

 0至7歲孩子應該學好的規矩 

 

作者:安妮特.卡斯特尚 出處:親子天下Web Only

 

零體罰的時代,父母常常覺得孩子愈來愈難搞,如何讓孩子學會規矩,是所有父母面臨的大挑戰。德國育兒專家認為,孩子從0歲開始就有能力學好規矩...父母眼中的「問題小孩」是:嚎啕大哭數小時的小寶寶,會咬人和打人的幼兒,吃飯習慣不好的小孩,叫人受不了的幼稚園小孩,會肚子痛的小學生。所有父母都一致認為:「我們想像中的小孩不是這樣!」
但父母可曾思考過,對自己孩子的發展到底有什麼想法?父母的願望與孩子實際學到的規矩有時候天差地遠。任何年齡的孩子,從小寶寶到學齡兒童都有這種情形。07歲,不同年齡的孩子該學到哪些規矩?
德國育兒寶典《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作者安妮特.卡斯特尚給家長的建議如下

嬰兒:一歲前

其實孩子在嬰兒時期就已經能夠學習規矩,或者更適當的講法是:關連性。
新生兒不知道什麼是對或錯,什麼令人喜愛或令人不快。但是小寶寶已經有能力記住父母對他的行為所產生的反應。他能從中推論並決定自己接下來的行為。他的方法還很有限,儘管如此卻非常有效:一個燦爛的微笑能化解父母任何怒氣。激烈的哭泣會引起我們擔心、同情、憤怒或無助。我們幾乎總是迫切希望哭泣能盡快停止。
以下的「規矩」,是寶寶在第一年裡應該可以學好的,而且特別是從第六個月起會決定他的世界觀的規矩。
「媽媽決定何時供應我飲食以及供應的內容。我可以決定是否要吃以及要吃多少。」
「當我吃飽、心滿意足又心情很好時,媽媽特別愛跟我玩而且玩得很盡興。」
「當我哭鬧時,會得到所有我需要的一切。如果我繼續哭鬧,爸媽就少注意我。」
「爸媽一天當中會好好陪我玩好幾回。但是當他們自己有重要的事要做時,我得自己玩一下,即使我不喜歡。」

「家裡幾乎所有東西都准許我去探索。但有幾樣東西絕對不准碰。」
您的孩子學到的是這類的關連性嗎?如果是,那麼他同時也學到:「從爸媽那兒我可以得到我所需要的一切。但不是要什麼就有什麼。爸媽會注意我的需求。不過有時候他們就是比較清楚什麼對我有好處。」

幼兒:兩歲和三歲

在這段緊湊的發育期裡,每個孩子都以自己的速度擴展視野。這個年紀的孩子無法理解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但是他能反覆記住父母一再重複出現的反應,並且從中得出結論。至於是哪些結論則根據他所認識的規矩而定。
以下的規矩可讓這年齡的孩子學習到自我負責的態度:
「如果我從別的孩子手中搶走東西,媽媽會從我這兒把東西拿走並且還給他。」
「如果我不吃午餐,就得等到下一餐。」
「如果我坐在地上哭鬧,媽媽立刻走出房間。」

「我現在不再包尿布了,即使我常常『大』在褲子裡。」
「共用早餐時大家都坐在桌邊。吃完時,可以站起來,但是不准手裡拿著食物亂跑。」

幼稚園:四到六歲

幾乎所有小孩三歲時上幼稚園。這是一段新生活的開始。您懷著哪些幻想和願望陪伴孩子呢?在這個階段,不論孩子的表現是否符合父母的期待,或是和你原來的想像有點出入,父母都必須先接受孩子原本的樣子。雖是如此,家長對這年齡的孩子並非毫無影響力。
以下是46歲孩子可以學好的規矩
「即使我衣服還沒穿好:媽媽還是準時送我去幼稚園。」

「如果我哭鬧得令媽媽很煩,她就走出去。」
「我的玩具必須自己整理。」

孩子在幼稚園裡還會額外學到其他類似的規矩:
「所有孩子都乖乖坐好上廁所(大號)。」
「吃完早餐把自己的盤子收走並且洗乾淨。」

小學:七歲起

你可以夢想孩子是個「理想」的小學生。但是不能按照需求來塑造或教育他。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毫不費力地學會閱讀。有些孩子要非常努力才辦得到,而當他最後辦到時,就是個了不起的成就。例如學游泳或安靜坐好就是類似的例子。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強項。重要的是發掘和培養。但每個孩子也都有他的界限。這一點父母必須接受。
當要求過度偏離孩子的能力時,壓力已經在前面等著你和孩子。
小學生可以建立的規矩
「如果我早上拖拖拉拉,上學就會遲到。」

「媽媽協助我作功課。當我開始胡鬧時,她就走出房間。」
「當某些電視節目不適合我看時,電視就會關掉。」

孩子在小學階段在學校還有會許多其他的規矩。這裡舉幾個例子:
「準時到校。」
「按照規定完成功課。」

「上課時要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發言要舉手。」
(本文摘自《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天下雜誌出版)

驚人的0.1%

出處:網路流傳e-mail

 

在一場國立大學EMBA、高階企業經理人的演講中,
我提到簡單的數字遊戲:1x1x1x1
1
1,乘以十次,答案會變多少呢?

答案很簡單,當然是「1」啦。

可是──1.1x1.1x1.1x1.1
也就是1.11.1,乘以十次之後,

答案會變多少呢?
我想,答案就不容易算了!

我問學員,有人猜十,有人猜八……
正確答案多少呢?

你要不要用計算機算一下?
答案是「2.85…」。

假如每天進步一點點,日積月累,
積極、不斷地進步、再進步,
那麼「乘以10次」之後,答案就變「2.85…

可是,如果每天懶散一點、懈怠一點、
沒有目標、無所事事……
0.9x0.9x0.9x0.9
亦即,「0.9」乘以十次以後,

答案會變多少呢?
正確答案是多少呢?
答案是「0.31
這就是「積極」與「懈怠」截然不同的命運!

有人在自我生命中,加入了「正向」、「積極」、「堅持」、「永不放棄」的因數,
每天努力朝向自己的目標前進,
那麼,他們的目標就愈來愈近了!
可是,有些人個偷懶、萎靡、沒有目標、不願積極行,
那麼他們的命運,可能就是極普通,甚至是「倒退嚕」的景象。

「不跪地,怎能聞花香?」


一名攝影師說「要拍出花的氣味,就要蹲下、跪下,以謙卑的態度貼近花朵!」

人,也是一樣,想要有精彩的人生,就必須以實際行,積極的用生命來交換!

所以,「少年時要狂,目標遠大、胸懷天下;

青年時要闖,要勇於行、創新,成為生命的勇敢戰士!」
因為,「上半輩子不猶豫,下半輩子才能不後悔!」
 

真的是一題蠻有趣的數學題

1x1x1意指,
每天一成不變,最終的結果還是1
1.1x1.1x1.1意指,
每天改變或學習一點點,最後也將聚少成多聚沙成塔。
0.9x0.9x0.9意指,
每天偷懶一點,損失在不知不覺中變大,競爭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消失。

 

 

為過動兒換人生跑道 她年薪百萬

資料來源:時報資訊  更新日期:2010/05/09 03:31

中國時報【張舒婷  台北報導】

目前擔任「月子餐調理師」的四十八歲張芳珍,坐擁年薪百萬的身價。但 鮮為人知的是,她的么子就讀小一時,有過動傾向,無法專心上課,當時為照料兒子,她辭掉工作,專心當全職媽媽,一年多前才重回職場,並轉換跑道,由於專業能力夠,加上態度親切,很快便繳出漂亮的成績單。 

具備美容師證照的芳珍,為兼顧照料家人的需求,先前在家開店做美容師,並教授美容證照課程。雖然工作、家庭兩頭燒,但她始終咬牙苦撐,沒有一句怨言。 

儘管任勞任怨,但過動的小兒子,還是令她心力交瘁。兒子小六時,她毅然結束工作,專注陪伴他做療程,天天親自帶他上學、觀察其恍神狀況和情緒變化,下課後教他寫作業,每兩、三周還要陪他去做過動兒追蹤測驗。 

無法專心學習的兒子,學業成績難有起色,但芳珍在耐心陪伴兒子的過程中,赫然發現他對體育的興趣和天份,便極力培養他往運動發展,現在他不僅擅長各式球類,還是跆拳道黑帶高手,房間裡放滿體育比 賽的獎狀和獎盃。 

四年多前,芳珍和先生離異,便開始思索自己的新出路,加上兒子已打開生命的另一扇窗,自己的負擔也減輕了。

不久後,她進入月子中心當助理,從招攬客戶訂月子餐、幫媽媽們做綁束腹帶、替嬰兒洗澡等瑣事做起。 

她的美容師背景,加上本身是三個孩子的媽,親切的態度更深獲客戶信賴,口耳相傳下幫她介紹新客人,如今已成為年薪百萬的調理師。 

原為公務員的五十六歲魯麗峰,現年卅歲的長子也是過動兒,母子倆耗費無數心神在精神科。直到她發現兒子對廚藝深感興趣,便拜託餐飲業的朋友代為訓練,等他拜師學藝多年後,去年她向 銀行貸款二五○萬元,在台大附近開設「中西合璧」的麵疙瘩料理餐廳。 

剛開店時,知名度不夠生意冷清,一天賺不到幾百元,一度連店租都付不出來,兒子氣得每天跟媽媽惡言相向,讓麗峰心灰意冷,甚至想斷絕母子關係。直到美食網站愛評網的部落客偶然去用餐,寫下食記,讓他們 的店瞬間爆紅,現在每個月營業額有三十萬元以上

 

 

 

記得之前,我在部落格曾推薦過一本書:讓天賦自由。這本書的緣起是一則讓人動容的小故事,不曾讀過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1983

以上報導,是兩則本土的好範例,許多父母在幫助過動兒的過程中,一味地著重在功課的要求,往往會忽略去幫小孩找到他們真正適合發展的道路,這就好像把老鷹丟水裏,要鯊魚在陸地上跑步一樣,浪費天賦,適得其反。

我常在門診時,和過動的孩童聊他們的興趣,也經常建議過動兒的父母在安排小孩學才藝的時候,一定要適得其所,也就是他們如果喜歡動,就該讓他們去學習動態的活動,過去也曾有媽媽為了幫助小孩專注,讓小孩去學他沒有興趣的圍,效果當然不佳。

昨天有一位母親提到她的女兒平常在學校雖然過動,但上才藝班的舞蹈課時,注意力非常專注,常常得到舞蹈老師的讚美,即便是學習過程比較苦,或者會有身體的酸痛,也都能甘之如飴,就像別人問她:你那樣練習,身體不會痛嗎?

她是這樣回答的:會啊,可是我要忍耐!

一個在學校教室,經常半刻也無法忍耐的過動兒,為何會變得如此有韌性?皆因她找到了她的興趣與專長。

以前有一位教國文的補教名師,他常在各大醫科保證班上課,但他經常會告誡他的學生:並不是每個能考上醫學院的人都叫他們當醫師,如果這個學生有哲學的天分,你卻硬讓他去當醫師,結果可能是這個世界少了一個哲學家,多了一個三流醫師。

我並非要強調基本的學習不重要,對任何一個孩子而言(過動兒更重要),幫助他們找到有興趣的及有天賦的領域來學習,就像種子長在適合的土地上,自然會開花結果!

 

 

我看見你,我在這裡       
作者:洪蘭教授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資料來源:2009/09/27聯合報

開學了,學生都陸陸續續回來了,交談之下,發現都去了災區做志工,讓我聽了很高興。他們自動自發去清淤泥、帶小朋友團康活動、背糧食及水進路還不通的深山災區。我在年輕的這一代身上看到了公民教育的核心—參與。這觀念重要到連做父母都要講究參與。

參與 公民教育的核心

在微軟變成家喻戶曉的名字之後,比爾蓋茲的父親常被人問:「你是怎麼教的,把孩子教的這麼好?」他說:「這真是好問題,因為我也不知道。我唯一能想到的是他們小時候,我盡量參與他們的生活,凡有球賽,我都盡量到場加油,贏的時候,我帶他們去吃冰淇淋,輸的時候,我替他們擦眼淚。學校的家長會、懇親會我盡量親自出席。除此之外,我跟其他的父親一樣,努力賺錢,餵飽他們的肚子」。

教養孩子無他,參與孩子的生活而已。

「參與」是廿一世紀公民的責任,凡是跟公眾有關的議題,大家要參與,站出來說出你的心聲、貢獻你的時間和精力,監督公共設施的進行,確定沒有偷工減料、沒有不法行為在你周邊發生,外國還有一個叫「公民的逮捕」(citizen's arrest),看到不對的事情,要挺身而出、主張正義。如果每個人都肯參與公共事務的決策與執行,很多人為的災害就可以減少。

生命 透過經驗才了解

出席,在場,參與是所有一切的開始,暢銷書《自然心藥》(Kitchen Table Wisdom)的作者雷曼(R. N. Remen)就說:「生命是個老師,但是他教我們的東西不是透過科學的研究,而是透過經驗才得到的。人在這世界上生存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有智慧的成長,學會愛人。我們可以從生命中必然有的輸和贏,成功和失敗,有和無中去學習智慧和愛人。我們所需做的不過就是出席、參與,打開我們的胸襟去接納別人。所以要完成生命的目的就在於我們怎麼主動去扮演角色而不是被動的被分配。你一定要在場才會贏」。

好一個「一定要在場才會贏」,生命教育本來就在實做,有參與才有體驗,有體驗才有感動,有感動,學習就成功了。南非祖魯人見面時,打招呼的話是「我看見你了」(I see you.),對方的回答是「我在這裡」(I am here.)。這麼簡單的對答卻令人感動非凡,一個躲在家中,從來不出來參與任何公共事務的人,不是跟沒有這個人沒兩樣嗎?出來參與打獵、祭祀後,「我看見你了」,我認同你是我族群的一份子。

互挺 社會變得更美好

「我在這裡」則是支持,在民主社會中,有人附議,提案才成立,古人說「單線不線,孤掌難鳴」,有人支持,兩人成雙,三人成眾,事情就成了。「我在這裡」對人的心靈更是重要,我小時候怕黑,父親最常講的便是「我在這裡,不要怕」。

想想看,一個有公民參與,互相支持的社會怎會不好呢?

 

分離焦慮症 

資料來源: 媽媽寶寶雜誌
 

孩子會有分離焦慮症的表現,主要是與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關,一般成人具有物體恆存的概念,但是孩子卻還沒有發展出來,在他的認知裡,物體離開就等於是完全消失,他必須感覺到物體或是人的存在,才能安心。

根據學者研究,三個月大的嬰兒,能夠辨識養育者與其他人的不同,之後七個月,逐漸發展出依戀養育者之愛,建立親密的關係,這是嬰幼兒安全感的來源,也會影響他日後情緒與人格的發展。在這個時期,父母要盡量支持孩子,讓他感受到爸媽的愛,滿足他對安全感的需求,等到大概兩歲以後,孩子的分離焦慮就會逐漸地減輕,轉為自主性的萌芽,藉著摸索環境的方式,發展自我獨立的能力,直到孩子三歲時,開始和其他人互動,分離焦慮症的情形也就逐漸地消失了。但是孩子進入可以上學的階段,離開家庭到學校去的環境改變,可能又將引發他另一波的分離焦慮症。

分離焦慮症大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克服過去。不過父母親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在這段過渡期裡,如果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懷與支持,就會造成負面的情緒發展,潛藏在孩子的個性中,也許會變得沒有自信,或是沒有勇氣面對新的事物等。因此,了解孩子的情緒,讓他感受到父母親的愛,孩子的成長才會快樂又健康。

目前,心理學家發展了一些有效的治療方法:
一、製造模仿情境:讓幼兒觀察他人如何成功地面對焦慮的情境。
二、敏感遞減法:訓練個案放鬆→鼓勵個案描述會產生焦慮的情境→鼓勵個案想像過去認定會產生焦慮的情境,由情節較輕的情境開始想像。當個案無法同時感覺放鬆和焦慮,就會降低對焦慮的敏感程度及不良反應。

面對孩子因為分離而害怕的哭泣,媽媽們不自禁地心生憐惜,甚至產生罪惡感,因而放棄離開的念頭,轉身回到孩子身邊,但卻會無形中讓孩子學習到,用哭鬧哀憐的方式,是可以讓父母親屈服的,因此這個時候媽媽要下定決心,用堅定的語氣告訴孩子,媽媽現在要離開,並向他保證何時會回來,幫孩子建立起「媽媽並沒有消失」的概念,漸漸地讓他跨越這道認知的鴻溝,走出分離焦慮的恐懼。

不只是孩子會因為分離而感到焦慮,媽媽也一樣有這種情緒,分分秒秒為孩子掛心、無法放手讓孩子獨立、擔心孩子生病而過度保護等,但如果因此造成孩子過度的依賴,反而愈加重分離焦慮的症狀,因此,爸爸媽媽先調適好心態,才能協助孩子共同度過心理危機。

一、適當的協助:對孩子會害怕的某些人、事、物,或是情境,做知識性的教育,並用漸進式的引導,協助他們認識了解陌生的事物,引起孩子的好奇心,進而敢去接近或做嚐試。

二、給孩子立即性的回應及安全感: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隨時做出回應,讓孩子知道媽媽一直存在,沒有消失;當你在浴室洗澡,或是上廁所時,你可以將孩子放在門口,他會先看你是不是在那邊,然後再去玩自己的遊戲,就這樣來來回回地看你是否消失不見,直到他確認媽媽一直都在的事實之後,你就可以關上門,但記得要保持跟孩子的溝通哦!

三、在必要時堅定地離開

四、媽媽自己也要放鬆心情
*避免錯誤的處理方式:

一、避免將幼兒關在黑暗的場所,或施以恫嚇的手段,例如:孩子不聽話時,威脅他說會被魔鬼抓走,這類的話語會讓幼兒的潛意識產生幻想,加深他內心的恐懼。

二、避免強迫分離的情形發生

三、避免以賄賂的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四、避免趁孩子睡著時溜走,

對於幼兒來說,社會心理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對將來的人格發展,有重要深遠的影響,懂得孩子的需求,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即使親子相處的時間不多,也能讓孩子發展出健康穩定的人格。
重要的是,除了慎選幼稚園之外,媽媽一定要從心底信賴地將孩子託付給園方,才能專心工作。職業婦女真的很辛苦,但就算再怎麼忙,也不能疏遠和孩子的關係,相信您和您的孩子一定可以渡過這段時期,爸比媽咪加油囉~

 

 

觀念新視界

 

人生是馬拉松眼光要放遠                                                     作者: 教授

我是民國
58年離開台灣的。和以前比較來,我感覺現在的孩子比較活潑、好動,但是紙本的閱讀不如以前。以前的學生比較用功,現在的孩子則是刺激比較多、也比較聰明,但感覺沒有「根」,上面的枝葉很大,但是根很淺。

民國
64年,我第一次回台灣,做的是失語症的研究。那時候的台灣,生命力很強、蓬勃發展,我記得我第一次回來的時候,我連我家都找不到。那個時候,台灣不僅變化非常快,而且所有人都非常有信心。很多從事外貿的台灣商人,英語不會兩句,就拎著包包到阿拉伯或哪裡去作生意。我回台灣的另一個原因,是覺得人生過了一半,但過去的人生好像都在替別人做事,我覺得「應該回來了!」


台灣生命力在民間


我覺得台灣的生命力在民間。現在的小學,不管多麼偏遠
,都有愛心媽媽、義工媽媽。她們不會管是妳的孩子或是我的孩子,任何地方只要有飯吃,孩子就可以到那裡去。

但,現在的台灣,某一方面愈來愈西化,也逐漸失去民族自信心
。像是去中國化,就是讓我很難過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另一方面,台灣人也愈來愈有地球村的感覺;現在的學生面對外國人,都很大方開朗。比較可惜的是,在見到很多外面世的同時,應該要保存你自己的東西,這樣才不會失去認同。

我這幾年之所以會走出研究室,開始到處演講、到山地服務
,大概是從白曉燕案凶手陳進興被槍斃時開始。記得那時候有則新聞,是台大醫院有個太太,吃減肥藥變成鐵肺,需要移植。但當她知道要移植的是陳進興的肺,竟然拒絕,說那是狼心狗肺,最後那個太太等不到肺就死了。 


象牙塔的知識 要拿到外面用